2021年1月31日,在《戴森球计划》发售的十多天后,在此之前试玩了2小时却爱不释手,于是我购买了它。
因为游戏是刚刚出的,创意工坊,蓝图,MOD暂时还没有,甚至一键删除,一键升级还没有更新(制作组年后会更新部分功能哦!),同时我也是很久没碰城市天际线,异星工场我也没玩过,正巧我5天通关了《异星探险家》,于是乎,看到这个游戏有个主角,然后开始建设,主打自动化,于是乎,我就这么懵懵懂懂的玩下去了。
当然,刚开始就和大家一样,从最基础的开始,挖矿(铁、铜、石头),做出了传送带、制造台、分拣器,此刻自动化就开始了,如果说我在《异星探险家》中的搭建好资源超市,然后拿取材料制作需要的东西是半自动化,那么这个游戏真的就是自动化时代。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想想,我们最终可是II型文明呢,所以我也蛮期待玩到后期的星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早期基地建设图
刚开始的我懵懵懂懂,先是建造了一堆的风力发电,之后就是各处拉传送带制造更高级以上的材料,为了实现蓝矩阵自动化持续生产。
后面不知道是在小黑盒还是在b站,了解到了,电力不足,那么就去制造很多的太阳能板,把初始星球的赤道围满一圈太阳能板,于是,我去做了,确实是电力很充足哦!
此时的耗电需求应该是在100WM内,而我也开始慢慢的往红,黄,紫矩阵方向发展,电不够了就烧煤增加火力发电厂(每个火力发电厂发电2WM左右),可以说这几天的目标就是一个,实现红,黄,紫矩阵的量产(120/min)。
巅峰时期的矩阵产
在各位大佬的长传授下,逐步实现红,黄,紫矩阵的量产,同时也开始相关的科技研究,解锁相关科技。基本的自动化装置传送带、制造台、分拣器也是逐步等级增加。
总结一下目前为止(相对于上文的时间):基本实现每天一矩阵量工厂的建立,量产,电力和资源问题不大。但是进入到了绿矩阵后,我的游戏方向就开始变了。在此处先暂停。往下看:
随着行星物流和星际物流的解锁,手搓了些后,开始在该星系的另外两个地球搬运硅块和钛块。开始往模块化生产方向发展,如下图就是规范建设和铺开生产建设中的工厂,左边物流塔提供原料,右边物流塔供给产出资源,由于传送带等级限制,根据我后期使用极速传送带的经验,部分高产出的资源,制作台使用一条式的排布,一条式传送带供给原料是不足够的,所以干脆如下图基本保证两排,一排10台制造台,总计20台为一个小模块化生产。
之后,按照预计经历了初始工厂的全部拆除,专心模块化,最后到了绿块批量生产,开始研究,可以说是就是核心点:自动化工厂生产材料,矩阵量产,研究科技,最后发射戴森云,制造戴森球。
但是,问题接踵而来:首先,我虽然基本实现了所有资源的自动化生产,但是我当时特别内心坚持一个做法:
缺什么,就拉什么生产线,反正我们是模块化生产!
也就是如上图的,只要生产小于消耗,就拉生产线,但是由于这样,导致我花费了很多时间调整,期间之前的工厂还没来得及去拆除,而这边也在搬迁同类材料的模块化制造,导致部分材料是生产大于消耗。但是,大家要注意,初始星系的铁矿,铜矿等等矿,资源是有限的呀!,而且很多东西的最基础材料就是铁,我也是该全部星系的铁都已经统一收集烧制(我开的五倍资源)后期差不多消耗铁矿10k/min的速率。
但是还是不够,为什么?
因为不能缺什么就拉什么生产线,自动化量产不等于缺什么就去生产许许多多的资源,所有我觉得这个游戏第二个精髓的地方是,它不仅仅考验的是大家的自动化安排,还有供需关系,生产与消耗的调配以及相关资源的调控。
不过,如果你觉得是实现了分析面板里面的:生产等于消耗就可以了吗?当然是不可以!
因为那个面板是在实时波动的,那要怎么做,这里我先告诉大家:量化生产,就是所谓的,需要多少资源,对应的需要多少设备生产刚刚满足,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平衡!当然就和有玩家和我一样,懒得计算,那怎么办,后续文章我会专门告诉大家,有相关的MOD我统一收集,今天主要是我的游戏历程。
其实,我觉得这个游戏有两个核心问题需要解决:
1.电力问题
2.矩阵量产
我真实的和你们说,电力和矩阵生产真的是贯彻整个游戏,特别重要。矩阵量产就不用多说了吧!因为科技研究需要矩阵,后期绿色矩阵还要用来制作空间翘曲器。
单极磁铁矿
接上面的最终理想量化生产:
因为我的自动模块化量产资源秉承着:“缺什么,就拉什么生产线,反正我们是模块化生产!"
所以,我在解锁太阳帆的时候,没有来得及制造并发射太阳帆,使用射线接收器,而是不断的增加生产线,导致电力需求上升,而因为没有太阳帆,导致我不断的制造核电厂(一个核电厂提供9MW),而此时随着发展,我的用电需求从500WMW达到了900多MW的高峰。
一大排的核电厂
而生产核燃料最关键的材料:重氢、超级磁场环。
好家伙,重氢,如果是用粒子对撞机生产可以稳定10氢1重氢(好像),而分馏塔则是玩1%的循环氢气概率产氢气,而我追求稳定使用了粒子对撞机。但是,一台粒子对撞机好像7-9MW吧,而超级磁场环:
如图,需要消耗的材料2包括磁铁圈以及制造材料2的材料都是需要消耗大量的铁,加上材料1,2在生产其它材料(关于矩阵)以及工具的时候也是需要很多,导致供电需要的核燃料棒生产量不足,而此时没有及时布置太阳帆,导致,大批核电厂停止工作,全星系没有了电,此时我十分进退两难,我把库存的几千核燃料棒用来补救,最后还是没有恢复生产。于是我意识到,我没了。
倒档,倒档,倒档!
但是,事与愿违,在我搭建好了太阳帆生产线,发射许许多多太阳帆,后面达到了1w以上,提供了700+MW的耗电请求,但是在我去往3光年外的星球布置铁矿运输的时候,回家,没电了,就算这次我花了1天时间安排核燃料生产,最终还是由于太阳帆寿命以及核燃料不足没有能撑到我制造人造恒星(俗称”小太阳“,每个供电75MW)
就算我后面可以实现用电与耗电稳定,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发展了:毕竟提高绿矩阵生产速率,扩大生产线必定增加耗电需求。于是乎,没能做到最后的戴森球。
这就是我的100多小时游戏经历,虽然是我没能坚持下去,但是我也在那么多时间下,摸索了许许多多的经验以及技巧和不断成长的思想。
或许我会在年后,再次开启征途吧,而这一次,我一定会走量化路线,合理规划生产,实现II型文明计划——戴森球!(虽然现在已经有雏形,哈哈哈!)
下面是我在游戏中的一些往事:
五颜六色的矩阵研究
白矮星
中子星
发射戴森云
准备穿过黑洞,然而最后也只是穿过而已啦!
声明:游信内作者发表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不代表游信官方观点。
缺什么,就拉什么生产线,反正我们是模块化生产!
但是还是不够,为什么?
其实,我觉得这个游戏有两个核心问题需要解决:
单极磁铁矿
一大排的核电厂
而生产核燃料最关键的材料:重氢、超级磁场环。
倒档,倒档,倒档!